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恭城瑶族自治县 > 正文

直击上海高考!5万多名考生将赶赴考场,开考首日现场这些瞬间让人动容

日期:2024/1/28 11:08:2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07-07

直击上海高考!5万多名考生将赶赴考场,开考首日现场这些瞬间让人动容2022-07-0709:03:01中华网

原标题:开考!直击上海高考首日现场,这些瞬间让人动容

来源:新民晚报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全市共设19个考区、104个常规考点(含笔试考点和听说测试考点),所有考场均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共有近5万名考生参加考试。首场语文科目考试在今天上午9时开考。

上海市第八中学考点

考试前,老师全天在线陪伴

“有你有我有我们,我们永远在一起””高考加油,你们必胜”“愿乘长风破万浪,到达理想的彼岸”……上海市第八中学考点外,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高二年级的一群同学,举着标牌,为学长、学姐们鼓劲。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高二年级的一群同学,举着标牌,为学长、学姐们鼓劲

“老师,今天还要做题吗?背到后面背不出了怎么办?”

“心静,相信自己!高考是所有模拟考试中最简单正常的一场。Takeiteasy(放轻松)!”

虽然考试前几天同学们都在家复习,但大境中学教导主任、高三语文教师高健人和同事们仍通过钉钉平台,全天候在线,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更安抚他们的紧张情绪。

高老师告诉海岸君,在大境中学,一些同学已经通过春季高考被理想高校录取,目前,全年级约有250余名学生参加秋季高考。为了更好地关注每个同学的不同需求,高三年级13名党员老师和7名团员教师组成了一支党团员“护考队”,根据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现状,组织一名教师和几名学生结对,倾听学生心声,助其舒缓压力,并提供考试技巧和时间管理方法指导,为高考保驾护航。

和高老师结对的一名男生理科成绩优秀,但文科相对较弱,平时在班上很少敢大胆发言。通过和高老师线上、线下一对一的交流,男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表达的意愿明显提高了。高老师坦言,虽然这样一来,自己的课余时间不得不和手机“绑定”,但是看到孩子们愈加自信的神情,觉得非常值得。90后青年教师们则以学长的身份,自己参加高考的心路历程,告诉同学们,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有千万种可能。

大考在即,老师为考生们加油鼓劲

红红火火的香囊、喜气洋洋的“锦鲤”挂件和芝麻状元糕……大考在即,各班老师们用各种吉祥小物件,给班上的孩子们鼓劲。除了这些热闹的场景,高老师的手机里,有一张照片格外寂静——高三离校后,往昔喧闹的教室里,只剩下桌椅列队整齐,似乎在目送主人出征。白板上,还留着同学们摘抄的文字,来自鲁迅先生:“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刻看来,就像是一段青春誓言,无声却有力。

高考前,陪女儿一起读《战上海》

大境中学高三女生姜妍萌的爸爸戴着大红色的口罩,“金榜题名”四个大字格外醒目。遇见相熟的家长,姜爸爸热情地分发着定制版红口罩。

在考点外送考的家长们

“这绝对是好爸爸,女儿也很优秀!”“对对,快来说说经验!”旁边的家长众口一词。“她妈妈工作忙,所以从女儿小时候我们就分工,我管得比较多。”姜先生笑道。他说,要说经验,那就是三个字,“做规矩”。“不是说打骂,就是从小严格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做作业不要一会玩笔一会玩橡皮,做完作业,也不加码,时间都由她支配,包括每天半个小时手机时间,一个多小时阅读时间等等。”姜先生传经送宝。

从小,他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女儿阅读名家经典,女儿喜欢的杨绛、林徽因的著作,他也会一起读,高考前,女儿和他一起读的一本书是《战上海》。他说,自己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在孩子逐渐成人的过程中,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要孩子知道她生活的城市如何从屈辱走向繁盛有多不容易,“起码,不能成为巨婴

。”让他骄傲的是,女儿初中时入团,高中时参加了黄浦区中学生党校,加入共青团前,他给女儿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背诵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从字里行间汲取精神力量。

另一件令他骄傲的事是,女儿的梦想是报考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一名老师。初中时,她曾随学校赴广西阳朔恭城瑶族自治县支教,在那里,她被扎根乡村十年的志愿者们所感动,也埋下了教书育人的种子。如今,小小的种子即将萌芽,绽放。

上海市杨浦区职业技术学校考点

上海市杨浦区职业技术学校考点,复旦实验中学的学生在考场外收到送考老师准备的“好运笔”,预祝考生们在这场人生大考书写不负青春的答卷。前几天,学校食堂还为高三学子们在学校的最后一顿午餐“加餐”——一块定胜糕和一只粽子,祝福高三学生“高中”!

复旦实验中学送考区域

老师准备的“好运笔”

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考点

杨浦高级中学350名考生在复旦实验中学考点考试,老师们特别设计了“150服”,高考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科目满分都是150分,“150”字样寓意圆圆满满,下方还有“对勾”图案,既是希望“答得都对”,也像展翅大鹏。

杨浦高级中学350名考生在复旦实验中学考点考试,老师们特别设计了“150服”

同一考点,同济一附中的老师们特别印制了“高考必胜”的贴纸,老师们特地身穿红衣早早来到考场,为264名考生逐一贴上贴纸加油鼓劲。今年这场高考对同济一附中高三语文老师黄丽英来说尤为特别,这是她第一次送考,为学生们准备了文件袋、双层棒棒糖和巧克力,心情紧张、激动,也很期待,“双层棒棒糖的意思是,要比一般的棒棒糖还要棒!”

同济一附中的老师们特地身穿红衣早早来到考场,为264名考生加油鼓劲

“我想起了自己的高考,感觉今天更紧张。”黄丽英觉得,高考是重要的,这场考试是一次人生试炼,是第一次和同学并肩作战,是经历万千打击甚至自我怀疑,考验抗压能力;但是它也没有那么重要,人生很长,它不过是前四分之一时光里需要迈过的小阶段,未来还有无限可能。高考前,黄老师告诉学生,有人说高考的魅力是一次阴差阳错,面对这场阴差阳错,享受过程,无论是痛苦、欢乐还是满足,“行动起来,尽力就好了”。

在不同时代,高考似乎有了不同的意义。杨浦高级中学政治老师许天韵很感慨,她已经带了两届毕业班,觉得大多数80后90后把高考视为人生迈向更高阶梯的途径,而00后则只有部分认同,另一些觉得这只是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有明确的个人目标,这是内生的动力。”许老师说,班级里对自己的专业、职业有明确认识和规划的学生,确实学习起来更积极主动。许老师的同事,杨浦高级中学语文老师张子川也很认同她的观点。班级里有位学生一心想成为英语老师,学起来就特别努力,根据目标专业结合自己的学情搭配学科也很有策略。能够坚持梦想,是值得鼓励的。

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考点

考生进入考场

通向梦想的道路并不只有高考这一条

但是努力迈步总会接近梦想

黄丽英老师班上就有一个一心想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坚持专业选择放弃了父母建议的艺术专业春考招生,黄老师看到这个学生从高一的散漫到高三的坚毅,见证着他的学业进步和独立成长,真心鼓励他坚持梦想“所谓梦想不是触手可得,现阶段如果得不到,只要真正行动起来,总会接近。也许当下看不到果实,但是为之努力的过程就是梦想开花的过程。”黄老师说。

长宁区市三女中考点

海岸君在长宁区市三女中考点门口看到,送考老师们不约而同穿上了锦鲤T恤、贴上祝福贴纸,给考生们加油打气,而已经被录取的、已经留学的伙伴也赶到门口为青春加油。

最后一年“你们替我画上句号”

7时15分,长宁区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李红星早早地就候在市三女中考点门口,等着她带教的最后一届高三学生的到来。为了今天的送考,她特地穿上了高三送考组定制的粉色锦鲤T恤、红色“金榜题名”口罩。

7时30分,第一位学生就抵达考点,李红星笑着迎了上去,掏出提前准备好的棒棒糖,随后送上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加油!你是最‘棒’的!”

其实,这几天,李红星的考前心理“按摩”就一直在线,为学生们做心情的放松。一位学生说,李老师的叮嘱从不会让感到压力,反而让人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正如她发的鼓励消息一样——“我们就是一群普通人,去做普通的事。”

考前,华政附中李红星老师的叮咛一直在线

1990年,李红星成为华政附中的一位语文老师,至今已有30年了。“今年我就要退休了,刚巧我的生日是9月1日开学日,我也会在那天正式告别教师岗位。”李红星说,最后一次送考还是像第一次送考那样,有点紧张。“每一届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参加考试,其实也在书写我的人生。今天是为他们加油,也是在拜托他们为我的从教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新老交棒“孩子们交给你啦”

同样在华政附中送考组里的,还有一位80后年轻物理教师吴清雷。1988年出生的他今年是第一次送考。“第一次带高三班,班里还都是男孩子,又当老师,又当哥哥。”别看吴清雷个子1米8多,但是在同事们眼里,他是个比女教师还“心细”的老师。今天,他的学生们一到考点门口,他一眼就看出谁在紧张、谁在最后“复习”。像哥们一样拍了拍学生的肩膀,吴清雷话语不多,给学生贴上了一枚“高考必胜”的祝福贴纸。“男孩间的交流,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开个玩笑、一个身体接触,就能给予他精神支持。”

市三女中考点,华政附中送考老师吴清雷给考生贴上“状元及第”粘纸,祝愿考生考出好成绩

在考点门口,李红星和吴清雷还完成了一场特别的“星火传递”交“棒”仪式,最后一年送考的她将象征着“学生最棒”的棒棒糖交到第一年送考的他手中,并感慨道:“时代变化了,孩子们成长环境、教育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孩子们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他们更见多识广,也更有个性和主见。做老师的,也该随之做出调整,需要更细心,更耐心,也更关注孩子个性化的发展。”

华政附中两位新老教师李红星和吴清雷,在考点门口传递了教育星火”交接棒“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