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瑞丽市 > 正文

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边境线上的侨生名校

日期:2024/1/30 12:47:05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12-15

抓今天云南的教育,就是抓云南未来的发展。云南129个县内,仅义务教育阶段就有近万所学校。这些学校是实现云南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解答云南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等核心问题的关键。即日起,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云南省16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聚焦云南县域教育”系列策划,展现一批县域内的特色学校,了解它们在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努力与成果……

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原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中学)始建于1960年,学校占地约50亩,是云南省第一家校长实名推荐华侨学生就读华侨大学的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其中初中教学班10个,高中教学班13个,在校学生1008人,其中华侨学生63人。

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教学楼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辈当自强!”

伫立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下,全体师生凝望着这座用血汗铸成的历史丰碑发出庄严宣誓。

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所在的畹町经济开发区距中缅国境线直线距离仅300米,而畹町镇确确实实是一座英雄的小城。1938年滇缅公路的修通使这里成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重要陆路通道的起点,也成为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英雄史诗的开篇。

学生参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学校不远处便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畹町桥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凭借这些优势,学校定期开展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树立文化自信,引发情感共鸣。“南侨机工虽已远去,但南侨机工精神永存。”这是学生们参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后的感想。

作为一所“国门学校”,五十多年来,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立足国门、辐射周边,每年面向德宏州招收50名华侨高中生,2019年被选为德宏州唯一一所面向全州招生的华侨学校。

为更好地让华侨学生融入校园,学校将华侨学生分散到各个班级中,为每名华侨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及心理上的困难。因大多数华侨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学校积极联系教育、侨联等部门,为华侨学生申请华裔学生助学资金,2021年以来,共有35名学生分别收到了来自省侨办的3000元助学金。

为了让更多的华侨学生圆梦大学,学校积极联系各级侨办和招收华侨学生的大学,成为多所大学的后备生源地。2017年,学校成为云南省第一家校长实名推荐华侨学生就读华侨大学的学校;2020年,学校获得了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昆明医科大学的华侨学生实名推荐学校名额。

学校里的石碑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学校大门正对的石碑上刻写的这句话激励着莘莘学子不断前行。办学以来,学校同样秉持着“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发展”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

在特色课程方面,学校因材施教,根据每名华侨学生的基础不同,免费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很多华侨学生在校期间都会选择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作为选修课,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务处主任张买云说。除此之外,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校还会组织所有华侨学生参加包粽子、赏月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在体验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中国。2017年,学校聘请2名书法老师开办了德宏州第一家书法特长班,还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前来授课。在书法研习过程中,让学生在临摹中创作出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写”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研习书法

在艺体教学方面,2018年,为壮大体育专业教师团队,学校引进了一批专业体育人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裁判员、国家二级运动员等。专业的教师团队、稳定的生源成为学校高考特长生成绩逐年提升的诀窍。2018—2021年,学校连续四年高考体育上线率达100%,向国内各大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美术、体育、音乐、书法专业生,2021年以来,有44名学生通过艺体本科考试。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