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系社会生活,关注态度责任表现
试题编制注重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处理信息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例如17题通过肥胖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的考查,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21题通过有关地震知识的考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28题通过“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提升学以致用的水平。
总之,科学试卷坚持学科核心素养导向,注重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的考查,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社会
立德树人结构优化试题创新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正高级教师牛学文
台州学院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叶灵勇
社会中考试卷以新版课标为依据,结合现行教材和学生实际,重点考查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及核心知识。命题导向正确,试卷特点突出,试题创新明显,体现了教-学-评一致。
一、导向立德树人
既站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仰望星空”;又着眼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脚踏实地”。例如,22题考查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劳动观念;30题通过阐述近代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体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32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直接体现立德树人要求。同时,注重从学科内容的基本性、通用性以及情境的典型性方面,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事实、概念与原理、技能与方法的掌握情况。例如,判断题、选择题大都是基础性试题,非选择题中29和32题的第(1)小题也是典型的基础性试题。
二、优化试卷结构
基于表现性评价理念,优化试卷结构,体现了试卷的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等特点。
开放性。例如,29题(开卷)第(3)小题,学生可以选答乙地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也可以选答乙地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任务是开放的;30题(开卷)第(2)小题采用等级评分规则,将学生表现分为观点、论述、逻辑等维度,每个维度分为四个表现水平,为具体衡量学生通过答题所表现的核心素养达成度提供了量规和标尺,评分规则是开放的。
探究性。例如,29题(开卷)第(2)小题“说出从俄罗斯进口铜对我国保障资源安全的益处”,需要综合材料中的图片和文字,并结合当下中俄关系展开分析,问题情境复杂、试题任务具有挑战性;32题(开卷)第(2)小题侧重考查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综合性。例如,30题(开卷)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体现了横向的中外历史综合;要求学生通过对社会各阶层奋斗历程的阐述,将近代人们的奋斗纳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体现了纵向的中国历史综合。当然,第32题(开卷)更是政史地大综合试题。
三、创新试题形式
创新试题形式,设计了基于表现性评价理念命制的崭新试题,即立意高远、情境真实、任务综合、答案多元的试题。
例如,32题(开卷)以中华文明为主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落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该题中外联系、古今贯通,政史地综合,考查了区域认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以及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可谓立意高远。
本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权威讲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文化要闻以及《中华文明史》信史等创设试题情境,可谓情境真实。
第(1)小题要求学生在辨别情境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写出世界四大文明起源的主要流域并指出文中哪些是文献史料,巧妙地整合中外历史、历史与地理,设计了综合性问题;第(3)小题要求学生任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中的两个分别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它们的关联,侧重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思维品质和实践创新精神。可谓任务综合。
第(3)小题参考答案不是唯一的,因为情境材料中提供了六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即便是同一选择,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表达,即实现两者关联的途径或方法是多样的。可谓答案多元。
原标题:《2024浙江中考试题评析》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