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石家庄市 > 正文

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考试语文试题

日期:2024/1/17 23:38:42 浏览:

,强调自己是“残废人”,目的就是想博得失信者的同情。

D.小说的时代特征明显,“难民队”“洋钱”“反正”等细节透露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

7.关于小说后半部分叙述的“买肉吃”的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详写“官司”的经过,重点写胜诉后买肉的情节,利于表现人物形象。

b.老头子坚持亲自买肉、亲身做菜,在表面的慷慨中又可见极致的吝啬。

C.这段故事相对完整细致,与前文简略的片段构成有详有略的行文布局。

D.这部分经历是以“几个老年的人”的视角来叙述的,更显得客观真实。

8.有学者评论沙汀小说中的“讽刺”,往往体现在“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特点中,请据此分析本文的讽刺艺术。(6分)

9.沙汀曾说:“如果人物选择错了,作品的思想和实际作用就会受到限制。”选择恰当的人物是小说创作的一个关键。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本文为何选择一个被称为“幺鸡”的“吝啬鬼”作为主人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汉献帝初平二年春,关东诸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初,荀淑有孙曰彧,闻曹操有雄略,乃去绍从操,曰:“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芫,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操乃遣扬州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当施何计?”昭曰:“将军诛暴乱,五伯之功也。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操曰:“善!”遂迁都许。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诉,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说曹操宜徙都鄄城。操拒之。初,郭嘉往见袁绍,绍甚敬礼之。居数十日,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二人曰:“袁氏有恩德于天下,人多归之,且今最强,去将何之。”嘉知其不寤,不复言,送去之。操召见,与论天下事,喜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十月,董昭言于曹操曰:“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乃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彧以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

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荀彧佐魏武而兴之,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①、光②,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臣以为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第九卷》,有删改)

【注释】①高:指汉高祖刘邦。②光:指汉光武帝刘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b.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C.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D.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平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銮驾,意思是天子的车驾,因有銮铃故称銮驾,借指天子。

b.北面,旧指臣子拜君王,卑幼见尊长,文中“北面”指向北方迎立刘虞;勤王,后世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时臣子起兵救援。

C.文中“迫于董卓”和《劝学》中“善假于物也”都是被动句;文中“去将何之”和《赤壁赋》中“而今安在哉”都是宾语前置句。

D.文中“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中的“徒”字翻译成“只,仅仅”,曹操《短歌行》中“但为君故”的“但”也是同样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东诸将欲立幽州牧刘虞为主,曹操却在此时意识到道义的力量,这是他后来接受荀彧等人提出的“奉迎天子”主张的重要原因。

b.朝廷下诏责备袁绍,认为他未尽到臣子责任,为此袁绍深感压力,于是上书进行辩解,提出迁都主张以表达忏悔之情,被曹操拒绝。

C.曹操主张在击败袁绍之后进攻刘表,但荀彧却认为远征刘表会给袁绍残部喘息之机,因而主张在袁绍尚未摆脱困境时将其一扫而平。

D.董昭建议曹操进爵国公,荀彧却认为曹操应当心存汉室,这才与匡扶朝廷、安定天下的初心不相违背,荀彧因此引起了曹操的不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

(2)将军诛暴乱,五伯之功也。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

14.对于荀彧,杜牧是怎样评价的?司马光对此不赞同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鹅湖寺和陆子寿①

朱熹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注:①鹅湖寺:故址在今江西铅山县鹅湖山上。陆子寿即陆九龄,字子寿,其弟陆九渊,合称“二陆”,两人都是南宋儒家心学一派的代表。②本诗创作背景:淳熙二年(1175),朱熹曾与陆子寿兄弟在鹅湖寺讨论过哲学上的问题,彼此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当时,陆子寿曾作诗一首,表明自己的观点。三年后,朱熹从福建崇安往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路过鹅湖寺,陆子寿又专程从抚州赶来会晤,所以朱熹写下这首诗追和陆的前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首句直言对陆子寿人品风度的称赞,自然引出了下文诗人对他的牵挂之情。

b.颔联写诗人为排解思念,时而扶藜杖出谷,时而乘竹轿远行,却终是徒劳。

C.诗人认为学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旧学与新知在不断讨论交流中严密和深化。

D.诗人强调论学若讨论到得意忘言的境界,精神就同古人贯通,没有区别了。

16.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学术精神和为人品格,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杜甫在《登高》中抒发了类似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师说》是一篇赠序,文中点出“赠序”这一文体特点的一句是“”。

(3)梦境是观实的投射,更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①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②是窗花。

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③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笸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着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地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华美;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④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她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她们讲出的串串故事拴住了一帮穿肚兜的娃娃;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

棂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秋风摩挲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麻雀的嘴啄过它们,被寒雨拍打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18.文中标序号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b.②——C.③,D.④。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0.某杂志社在审稿时,编辑部一致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需要调整句式和语序。假如你是编辑,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并说明理由。(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5分)

21.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5分)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①我们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改善,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②竭泽而渔,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从而断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③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否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

(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1小题,4分)

22.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送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过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信息1

信息2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专家常借助网络传媒发表言论,在事件传播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于是,我们有机会听到各种说法:饮食方面,有专家说“喝咖啡有助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内蒙古这项考试,今天开始报名!01-22

    来源时间为:2023-01-13原标题:内蒙古这项考试,今天开始报名!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关于202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教考院函〔……

  • 挥笔写未来扎赉特旗2268名考生参加2023年高考01-22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6月7日,2023年高考拉开帷幕,扎赉特旗2268名考生怀抱憧憬、肩负期待,迎接他们第一次“人生大考”。扎赉特旗融媒……

  • 陕西拟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北京地铁实行01-22

    今日有哪些地方新闻值得关注?陕西省艾滋病防治新规征集意见:艾滋病防治知识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留学生在南京商场偷内裤,警方对其行政拘留并将遣送出境;辽宁警方……

  • 突泉县1620名考生有了“专享”考点01-22

    来源时间为:2022-04-23疫情当下,为保证突泉籍的广大考生能够按时参加全盟事业编考试,结合突泉县实际情况,兴安盟在突泉县设立了专享考场,让1620名考生顺……

  • 9039名考生!心有所期,全力以赴!01-19

    原标题:9039名考生!心有所期,全力以赴!#书山学海少年行勤学苦读十年功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盟高考报名人数为9039人,比去年增加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