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石家庄市 > 正文

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考试语文试题

日期:2024/1/17 23:38:42 浏览:

于身体健康”,有专家说“喝咖啡会造成骨质疏松”;新疫情形式下,有专家说“发烧了要吃退烧药”,有专家说“不用吃,抗抗就过去了”……专家指导多了,信息量多了,本是好事,却又使人们陷入选择焦虑中。

现实生活里,面对各种言论,我们将何去何从呢?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观点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答案解析

1.D(“要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要求运动员以行动拿道德金牌、风格金牌、干净金牌”错误,材料三末段是“运动员、教练员……胜利完成各项比赛任务。我国广大运动员,教练员以实际行动落实拿道德金牌、风格金牌、干净金牌的要求,……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一是以偏概全,原文对象是“运动员、教练员”两类人,选项只写了“运动员”;二是逻辑错误,原文意为“完成各项任务”对应“运动成绩”,“拿道德金牌……”对应“精神文明”,选项没有一一对应。)

2.D(A“报道角度不同,但都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宣传价值”文体解说错误,材料三是讲话稿(演讲稿),不是新闻文体,也无法推断出其新闻特征;材料一,二分别是新闻文体中的通讯、访淡。b“倒金字塔结构”错误,不是“倒金字塔结构”,材料一以“细节”开头,再记叙新闻主体。C“多年经历巅峰和低谷,使……”强加因果,原文“我们把这些困难克服了,因为心里都想着这届冬奥会要为国争光”,原因落脚于“为国争光”;材料也无法推导出“这也是很多冠军的经历”。)

3.C(和该段中心“彰显爱国情怀”不符,C项可证明的观点是:奥运会诠释了“团结进步”的精神。)

4.①铺垫下文:第二段补充说明双方以往战绩、两队实力,为后文夺冠不易做铺垫,使新闻的叙述更顺畅。

②解说困难,烘托精神:第五段解说了轮椅冰壶运动的技术困难,衬托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使文章更有感染力量。

③表明观点:第四段强调每一个队员的付出,突出文章“团队力量是取胜秘诀”的观点。

④对比变化:第六段以队员参加运动前后的心理变化,突出体育带来的激励作用。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4分)

阅卷说明:每点需点出两层意思:①背景材料的作用②给文章的带来的好处。每层意思1分。

5.答案示例:

①奥运精神就是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我们团结共进、心手相连的团队精神。

②奥运精神就是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我们直面困难、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

③奥运精神就是公平竞争的精神,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我们敬畏规则、诚实守信的品质。

④奥运精神就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斗志,树立为国争光的宏伟目标。

⑤奥运精神就是公平竞争的道德风尚,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使我们在各种竞争中不投机取巧,讲公平、遵道德。

⑥奥运精神就是不断追求和平、友好、文明交流互鉴的包容胸怀,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使我们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推动全球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中去。

每点2分,答对任何3点6分)

阅卷说明:①信任与团结为同一采分点,重复回答不得分。②要求概括发言要点,没有分条列点在原得分基础上减1分。③只要有关键采分点即可给分,不要求结合文本分析。④如果答成演说稿形式扣一分,内容采点给分

6.C(“目的就是想博得失信者的同情”错误。目的并非是“想博得失信者的同情”,而是以弱者的身份来胁迫、讹诈失信者。)

7.D(“以‘几个老年的人’的视角来叙述的,更显得客观真实”错误。并非是以“几个老年的人”的视角来叙述的,而是以全知视角叙述的,也并不能因此就更客观真实。)

8.①用典型的细节讽刺现实,不失反映现实的真意。如用典型语言“我是个瞎子”,来讽刺以弱者的名义来胁迫人的现象,用老头儿辨别洋钱的典型动作,讽刺动乱社会下人们对钱的痴迷。

②以平凡的生活片段来进行讽刺,去除粉饰。小说选取若干生活片段,如老头儿咒骂媳妇,老头儿收取债务,在平凡朴实的片段中讽刺人物;

③以客观冷峻的笔墨进行讽刺,不做作卖弄。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对现实的揭示,均是让其自我暴露,不倾泻主观情感,笔调冷峻客观,讽刺效果反而更加强烈。(每点2分,共6分)

阅卷说明:每点要围绕题干中的一个特点展开分析,能点出具体的讽刺手法且能结合小说特点自圆其说。每点手法1分,分析1分

9.①“幺鸡”这一人物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幺鸡”意谓作用不大,主人公也没有出现姓名,利于引发读者思考普通人的生存状态。②“吝啬鬼”这一形象讽刺性强。借“吝啬鬼”可以深刻鲜明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阴险、爱钱如命的市侩形象。③这一形象具有启发性。通过吝啬鬼的形象,关联起残暴的土匪、腐朽的官府、衰败的社会经济等,以小见大,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黑暗与落败。(每点2分,共6分)

阅卷说明:每点需要写出关键词且能结合文本分析。

10.b句意:袁绍只想仿效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方法。事务繁杂,却缺少重点;喜欢谋略,但又优柔寡断。要与他共同拯救天下的大难,建立霸王之业,太困难了。我将另投明主,你们为何不离去呢?

“用人之机”是偏正短语作“知”的宾语,“用人”属于动宾结构,之间不可断开,“机”后断开,排除AD;

11.C(“善假于物也”意思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不是被动句,“于”引出对象。)

12.b(“提出迁都主张以表达忏悔之情”错,原文信息是“诏书下袁绍,责以“……”。绍上书深自陈诉,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说曹操宜徙都鄄城”,可见袁绍提出迁都主张并非表达忏悔之情,只是怕事情对自己不利而为自己辩解。)

13.(1)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先倡导兴起义军,只因殽山以东局势混乱,来不及远行迎驾。

阅卷说明:采分点:“蒙尘”,流亡在外或遭受垢辱;“唱”,首倡,倡导;“徒”,只是,只;“未遑”,没有时间,没有闲暇,来不及。各1分

(2)将军讨伐暴乱,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如今留下来辅佐天子,形势不利,只有请天子转移驾临到许地了。

阅卷说明:采分点:“诛”,讨伐;“匡弼”,辅佐;“移驾”,天子转移驾临;“幸”,驾临,到。各1分

14.①杜牧认为荀彧之死是“邀名”之举;②司马光不赞同的理由是荀彧可以凭功勋成名,选择杀身“邀名”有违人情。

阅卷说明: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

参考译文:

汉献帝初平二年春季,关东诸将因为献帝年龄幼小,被董卓控制,而幽州牧刘虞是宗室中最贤明的,准备拥立他为皇帝。曹操说:“我们这些人起兵之后远近的人没有谁不响应的原因,正是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年弱,被奸臣控制,没有像昌邑王刘贺那样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己向西边去尊奉皇帝。”

当初,荀淑的孙子荀彧,听说曹操有雄才大略,于是离开袁绍跟随曹操,说:“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首先倡导兴起义军,只因殽山以东局势混乱,来不及远行迎驾。如今汉献帝返回洛阳,但洛阳荒废,忠义之士有存续国家正统的想法,黎民百姓有怀念旧王室的哀伤,真的应该借此时机,奉迎天子来顺从民心,是最顺应时势的行动。”于是曹操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带兵向西到洛阳迎接献帝,董承等把守险要之地阻拦曹洪,曹洪不能前进。曹操请董昭与自己并坐在一起,问他:“现在应当采取什么策略?”董昭说:“将军讨伐暴乱,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如今留下来辅佐天子,有许多不利的因素,只有请天子移驾许地这个办法最好。”曹操说:“很好!”于是迁都许县。

献帝下诏给袁绍,用“土地广阔,兵马众多,却只顾建立私党,没听说有勤王救驾的军队出动,只是擅自互相讨伐”来责备他。袁绍上书,竭力为自己辩解,担心有对于自己不利的措施,因此想把天子迁到离自己较近的地方,他派使者去游说曹操应当迁都到鄄城。曹操拒绝了这个建议。当初,郭嘉前往去见袁绍,袁绍很是礼遇尊敬他。过了十几天,郭嘉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袁绍只想仿效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方法。事务繁杂,却缺少重点;喜欢谋略,但又优柔寡断。要与他共同拯救天下的大难,建立霸王之业,太困难了。我将另投明主,你们为何不离去呢?”二人说:“袁氏对天下有恩德,很多人来归顺他,况且,如今他的势力最强,离开他将去哪里呢?”郭嘉知道他们不醒悟,没再说什么,就离开了。曹操召见郭嘉,高高兴地说:“使我成就大业的,一定就是此人!”

曹操认为袁绍才被击败,打算利用这个间隙去进攻刘表。荀彧说:“袁绍刚吃了一场败仗,士卒离心,应该乘他尚未摆脱困境之机,立刻平定他;如果袁绍收拾残部,乘虚从后面突袭,则您的事业将付诸流水。”曹操便停止了远征荆州的打算。十月,董昭对曹操说:“自古以来,人臣拯救国家的功劳,从来没有您今天的功业这样大;有您今天功业的人,没有长久居于臣属的情况。”于是和列侯将领商量,认为丞相曹操应该进爵为国公,由皇帝赐给他表示特权的九锡,来表彰曹操的特殊功勋。荀彧认为:“曹公原来是为了拯救匡扶朝廷、安定天下而发起义兵的,不应当这样。”曹操因此很不高兴。荀彧因病留在寿春,喝药后而死。

臣司马光说:孔子谈到“仁”时是很慎重的,唯独称赞管仲的仁德,难道不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广泛地救助百姓吗?荀彧辅佐曹操而使他兴起,荀彧的功劳难道在管仲之下吗!可是,杜牧却认为:“荀彧在劝曹操攻取兖州时,把他比作汉高祖与光武帝刘秀;在官渡之战时不让曹操撤退回许都,还比作为楚汉相争。等到大事已经完成,荀彧才想在汉代留下尽忠的声名。”臣认为假使曹操称帝,那么荀彧将成为最大的开国功臣,荀彧不选择这样的有利方式却选用牺牲生命来换取名声,难道这是人之常情吗!

15.b(“写诗人……时而乘竹轿远行”错,“又枉篮舆度远岑”意思是你却屈尊乘竹轿远道前来翻山越岭。坐竹轿来的是陆子寿。)

16.①求知求真的学术精神。颈联诗人认为学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旧学与新知在不断讨论交流中严密和深化,体现了求知求真的学术精神。

②谦逊大度的胸怀,首句就表达了对异己观点的都有着对不同观点的陆子寿的钦佩之情。

③待人真诚的品格。首联言己之“关心”表现待人真诚的品格,待朋友情谊真切。(每点2分,共6分)

阅卷说明:每点分析1分,概括要点1分。每点概括句意思对即可,如果意思不对后面的分析也不给分。第③点答“关心朋友”也给分。

【解析】首联“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写朱熹对陆子寿道德与义理的称赞,它们是自己素所钦服的,此时别离三年,更是常常挂念在心。以陆子寿的“德义”可见诗人谦逊大度的胸怀;言己之“关心”表现待人真诚的品格,待朋友情谊真切。这是诗人的为人品格。

颈联“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意思是,旧学问相互商量更加精密,新知识经过切磋培养愈益深沉。诗人认为学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旧学与新知在不断讨论交流中严密和深化,体现了求知求真的学术精神;对鹅湖之会上学术之争的看法,学问上相互“商量”,体现了诗人对不同观点持有者的尊重。这是诗人的学术精神。

1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作《师说》以贻之

(3)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18.b(表示强调,正确。A①处句子并未说完,没有疑问语气,应该改为逗号。C③处首句是总起句,后面句子都是围绕“美好的记忆”来说,逗号应该改为句号。D④处该句处于一行排比句中间,句号应改为分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内蒙古这项考试,今天开始报名!01-22

    来源时间为:2023-01-13原标题:内蒙古这项考试,今天开始报名!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关于202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教考院函〔……

  • 挥笔写未来扎赉特旗2268名考生参加2023年高考01-22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6月7日,2023年高考拉开帷幕,扎赉特旗2268名考生怀抱憧憬、肩负期待,迎接他们第一次“人生大考”。扎赉特旗融媒……

  • 陕西拟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北京地铁实行01-22

    今日有哪些地方新闻值得关注?陕西省艾滋病防治新规征集意见:艾滋病防治知识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留学生在南京商场偷内裤,警方对其行政拘留并将遣送出境;辽宁警方……

  • 突泉县1620名考生有了“专享”考点01-22

    来源时间为:2022-04-23疫情当下,为保证突泉籍的广大考生能够按时参加全盟事业编考试,结合突泉县实际情况,兴安盟在突泉县设立了专享考场,让1620名考生顺……

  • 9039名考生!心有所期,全力以赴!01-19

    原标题:9039名考生!心有所期,全力以赴!#书山学海少年行勤学苦读十年功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盟高考报名人数为9039人,比去年增加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