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潍坊市 > 正文

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日期:2024/1/18 10:06:23 浏览:

“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

C.上柱国,保卫国都之官,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后引申为一种荣誉称号。

D.万乘即一万辆兵车。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乘。“千乘”,“万乘”是军事实力的象征。

【答案】b

【解析】“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错误,《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襄王欲返回楚国,齐王阻挠并且趁机索取楚国东部五百里土地。楚襄王向慎子问计,慎子建议楚襄王割地回国,这也是无奈之下做出的暂时让步。

b.齐国派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五百里东地。子良认为楚襄王作为国君,说话一言九鼎,割让承诺的土地是诚信,再攻打齐国体现楚国的不示弱。

C.昭常不同意楚襄王割地与秦,他认为土地广大辽阔的国家才可以称得上万乘之国;景鲤认为楚国力量过于单薄,需要借助秦国军事力量威胁齐国。

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齐王心生畏惧,最终无功而返,楚国保全东地。

【答案】D

【解析】D.“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错,昭常是奉楚襄王之命驻守东地,子良说昭常假托王命只是托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

【答案】(1)不能给(东地)呀。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

(2)(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

【解析】(1)“与”,给、给予;“西”,方向名词作状语,向西;“救”,救援、帮助。

(2)“隘”,阻挡、阻止;“弗”,不;“夺”,夺取、强取。

14.慎子建议楚襄王采用三子建议,请问子良、昭常和景鲤三人职责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子良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昭常率兵驻守东地;景鲤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

【解析】根据“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楚襄王为太子的时候,在齐国做人质。楚怀王去世,太子向齐王辞行,请求回国即位。齐王阻止说:“给我楚国东部土地五百里,我就放你回去。你不给我,你就不能回去。”太子说:“我有一位老师,我回去问问他。”太子师傅慎子说:“献给他土地,这是为了安身啊。因为吝啬土地而不为死去的父亲送葬,这是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说献给他土地对你更有利。”太子到齐国宫中,告诉齐王说:“敬献土地五百里。”齐王这才放楚太子回国。楚太子归国后,即位为楚王。齐国派出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东地。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使者来索取东地,怎么办?”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上柱国子良进宫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他。大王说话一言九鼎,许诺了万乘大国齐国而又不给,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跟诸侯订立盟约。我认为先割让东地,然后再攻打下来。割让土地,这是讲诚信;攻打齐国,这是不示弱。所以我说把东地给齐国。”子良出来,昭常进宫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东地)啊!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被称为万乘之国。现在失去了五百里东部土地,是丢失了东部一半的土地。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之名,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所以我说不能给它。我请求去守卫那里。”昭常出来,景鲤进宫去见楚王。景鲤说:“不能给(东地)啊。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景鲤出来,慎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把三个大臣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慎子说:“请您听我解释,而大王将会看到确实应该这样做。大王派上柱国子良率领兵车五十乘,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命令他去守卫东地。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派景鲤率领五十乘兵车,向西到秦国求救。”楚王说:“这方法很好。”子良到齐国去,齐国派使者率领军队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的职责是守卫东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亲自从我们大王那里接受命令,来向您进献东地。昭常守卫东地,这一定是昭常伪造我们大王的命令,请您攻打他。”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讨伐昭常。还没有到达东地的疆域,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到了齐国西部边境,说:“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齐王对秦国的举动十分害怕。于是就请子良向南返回楚国讲和,向西派使者到秦国和解,以此来解除齐国的祸患。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却保全了东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6题

书双竹①湛师房二首(其二)

苏轼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②。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楚桥秋暮阻雨

张耒③

水满城西钓艇横,云豪风弱晚冥冥。

天寒小店人愁雨,灯暗孤舟客卧听。

【注】①双竹:即杭州广严寺;广严寺“有双竹相比而生,举林皆然”,故又名双竹寺。②红:油灯。③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寺里傍晚击鼓,早晨敲钟,苏诗首句即点明寺庙的生活,照应了题目。

b.苏诗次句写诗人对着将熄的灯光闭门独卧,自然引出下面拨火的细节。

C.张诗写秋日的傍晚,虽然乌云密布,却因秋风的减弱延阻了秋雨的到来。

D.苏轼称赞张来的诗作“气韵雄拔”,张诗前两句可以体现这一风格特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C.“却因秋风的减弱延阻了秋雨的到来”错误,“阻雨”的含义是人遇雨受阻,无法行进,并非延阻了秋雨的到来。故选C。

16.同是写“卧听”雨声,苏诗恬静,张诗悲凄。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苏诗写诗人在清幽的佛寺静卧,拨火听雨,冷暖对照,透露出恬然安适的心境,表现了超脱宁静的情怀;

②张诗写诗人羁旅他乡,道中遇雨被阻小店,寒夜难眠,卧听雨声,表现出漂泊中的悲凄与孤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苏诗写诗人夜宿寺院的心境。寺僧暮鼓晨钟,参禅礼佛,而诗人对此是闭门不问,任他自起自息,只是对着渐渐暗淡的灯光,孤枕而眠。在这风雨之夜,山寺内残灯将灭,诗人亦将就寝。他刚拨开一层白色的烟灰,又亮起通红之火,躺床上静听冷雨打着寒窗。透露出恬然安适的心境,表现了超脱宁静的情怀。

张诗写诗人在楚桥遇雨受阻,无法行进,被阻小店,最后两句“天寒小店人愁雨,灯暗孤舟客卧听”写环境和人物心情,天气寒冷,诗人难眠,只好卧听外面的雨声,渲染一种凄冷的氛围,表现出漂泊中的悲凄与孤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直接抒情,追怀往事,抒写对前人吊古、怀古不满之情的诗句是:,。

(2)《礼运》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的句子是:,。

(3)“州”在古代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多用于地名;而“洲”则是指水中的陆地。“诗词曲40首”包含“州”或“洲”的诗句中,“”为前者之意,“”符合后者之意。

【答案】①.千古凭高对此②.谩嗟荣辱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④.不必藏于己

⑤.江州司马青衫湿(烽火扬州路/方其破荆州)

⑥.夕揽洲之宿莽(海客谈瀛洲/楼船夜雪瓜洲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凭、谩嗟、藏、衫、荆、莽、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他并不是一位农民,而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张连印。退休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云县张家场村。

望着一片光秃秃的荒山,张连印下定决心:“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个战场。”但改变生态环境,不像房前屋后栽几棵树那么简单,它需要科学指导,整体规划。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活儿却是外行。但是他①______,放下曾经的特殊身份,拜专家为师,学习植树防沙的知识。此外,他还通过去部队老战友那里走访、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等多种形式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到处奔波。

在荒山上,张连印②______,总是抢在劳动第一线,带头与村民们吃住在一起。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张连印一坐就是半天,心情很差。在失败的打击下,他没有灰心,而是③______,及时总结,又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植树方法。

1)四年多的风餐露宿,四年多的含辛茹苦,四年多的甜酸苦辣,张连印终于收获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2)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黄羊也来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①②③

【答案】①不耻下问②身先士卒③重振旗鼓

【解析】第①空,语境是强调曾是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的张连印放下曾经的特殊身份,拜农技专家为师,学习植树防沙的知识,可填“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意思是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

第②空,语境是强调张连印总是抢在劳动第一线,冲在前头带领大家干活,可填“身先士卒”。“身先士卒”指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第③空,语境是强调张连印失败之后没有灰心,而是重新振作,总结教训并摸索出适合的植树方法,可填“重振旗鼓”。“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整顿再起。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到处奔波,走访部队老战友,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又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

【解析】本句主干句是“他到处奔波”,然后将几个非主干句提炼出来,第一句是“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二句是“去部队老战友那里走访”,第三句是“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第四句是“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最后将这几句话连缀成通顺句子即可。

20.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两组排比句,分别展现了张连印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的经历和感受,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两组排比句,句式整齐一致,节奏感强,第(1)组极尽铺陈之势,突出了植树造林的艰辛程度,第(2)组则具体可感,形象地表达了植树造林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内蒙古这项考试,今天开始报名!01-22

    来源时间为:2023-01-13原标题:内蒙古这项考试,今天开始报名!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关于202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教考院函〔……

  • 挥笔写未来扎赉特旗2268名考生参加2023年高考01-22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6月7日,2023年高考拉开帷幕,扎赉特旗2268名考生怀抱憧憬、肩负期待,迎接他们第一次“人生大考”。扎赉特旗融媒……

  • 陕西拟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北京地铁实行01-22

    今日有哪些地方新闻值得关注?陕西省艾滋病防治新规征集意见:艾滋病防治知识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留学生在南京商场偷内裤,警方对其行政拘留并将遣送出境;辽宁警方……

  • 突泉县1620名考生有了“专享”考点01-22

    来源时间为:2022-04-23疫情当下,为保证突泉籍的广大考生能够按时参加全盟事业编考试,结合突泉县实际情况,兴安盟在突泉县设立了专享考场,让1620名考生顺……

  • 9039名考生!心有所期,全力以赴!01-19

    原标题:9039名考生!心有所期,全力以赴!#书山学海少年行勤学苦读十年功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盟高考报名人数为9039人,比去年增加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