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潍坊市 > 正文

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日期:2024/1/18 10:06:23 浏览:

【解析】两句分别采用了“四年多的……”和“……来了”的句式,三句结构相同的句子分别构成了排比结构。分析排比这一修辞的效果,可从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句子的气势,更好地体现表达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等角度分析。第(1)组句子,四年多的“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甜酸苦辣”,是张连印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经历的各种困难、不易的真实概括,运用排比能集中体现这些经历和感受,铺陈之势,突出了植树造林的艰辛程度;第(2)组句子,张连印带领村民坚持植树绿化,终于收获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黄羊也来了”,通过写这些动物因为绿树成荫、环境变好纷纷而来,具体可感,形象地表达了植树造林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两组句子使用排比,从节奏、效果角度看,句式整齐一致,节奏感强,能增强句子的气势,更好地表达内心感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和古人类最大的区别在于眉脊。过去大部分观点认为眉脊用来稳定人类的头骨,①。可研究发现,就算削掉眉脊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咀嚼。科学家认为没有实际功能的眉脊没有办法表达很多的意义,所以就逐渐退化了。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失去这样的眉脊可能让我们看上去较为友好。与此同时,平坦、竖直的前额让我们的眉毛更富有表现力。②,以此来传达我们内心的“小心思”。比如双眉上扬表示欣喜或惊讶,单眉上扬表示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皱起眉头更多是不同意的意思等。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爱秀”的眉毛究竟有什么用处呢?过去人们认为,它可以防止水或者细微的碎屑进入我们的眼睛。可你有没有发现,③,甚至没有眉毛的人,他们其实并未受到什么影响。最近的研究发现,咱们的眉毛是用来传达表情的,现代人能够拥有庞大的表情系统,很大程度上是眉毛的功劳。

除了眉毛,人类独有的眼白也为我们表情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眼白也叫作“巩膜”,是眼球表面包裹着的一层不透明的纤维状保护层。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摩挲这本书时,或许思绪会接上“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老庄思想。

b.“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将我们通行天堑二郎山的时间缩短了。

C.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D.网络用语记录着一时一地的故事与人们的情绪,它是网络世界曾经“活过”的证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处“巩膜”表示特定称谓。

A.表示引用。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反语否定。D.表示特殊含义。故选b。

22.请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案】①以此帮助人类咀嚼②我们巧妙地移动眉毛③那些眉毛稀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横线后“就算削掉眉脊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咀嚼”可知,语境是说科学家认为“眉脊”的作用是为了帮助人类咀嚼,故第①处填“以此帮助人类咀嚼”之类的语句。

根据横线后“比如双眉上扬表示欣喜或惊讶,单眉上扬表示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皱起眉头更多是不同意的意思等”可知,语境中的这些例子都是强调眉毛的移动和人类感情之间的关系,故第②处填“我们巧妙地移动眉毛”之类的语句。

根据前文“可你有没有发现”和后文“甚至没有眉毛的人”可知,语境是说比没有眉毛稍微好一点的情况,故第③处填“那些眉毛稀疏”之类的语句。

四、写作(60分)

23.阅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大格局才有大作为

漫画材料中有三位正在砌墙的工人,右侧工人说自己在砌墙,中间工人说自己在盖一幢高楼,左侧工人说自己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三位工人对自己从事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不同的认知,这体现出他们格局、视野、境界的不同。相比而言,左侧工人格局更大,境界更高,视野更宽阔。我认为做人应有大格局,大格局才有大作为。

拥有大的格局能够奠定人生发展的基础,标明成功的方向。格局是一个人的内在素养,指的是要目光长远,不拘泥脚下,更着眼与未来;能胸襟广阔,不斤斤计较,更懂得包容;有责任担当,能践行使命,不达目的终不还……格局是一个人内在要素的布局,指引我们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树立大格局,才能有大作为。

为人要有格局,书写人生辉煌。谋大事者要布大局,让自己的未来有无限种可能。如今,许多人眼光太短,格局过小,限制了自我的发展。而成功者往往有大格局,正如李嘉诚诚信经验,主动担当;比尔盖茨投身公益,奉献社会;董明珠关怀下属,增加团队凝聚力……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故而,我们也应提升眼界,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让自己人生未来更加出彩。

企业要有格局,奠定发展基础。企业发展要有大的格局,能够面对挫折,百折不回。在许多优秀企业发展的历程中,正是因为格局早就了其优异的成果。正如马云在创业过程中,连续四次创业失败,而正是在失败中让他的内心格局变得强大,内心有希望,屡屡战胜挫折,最终让阿里巴巴取得伟大的成功。大的格局让企业目光长远,不畏艰险,能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因此,企业要提升格局,拓展眼光,奠定发展的基础,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政府要有格局,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格局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守护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经受住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在于有大格局。正如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县人民增收致富;孔繁森同志支援边疆,奉献自我;杨善洲同志战天斗地,终将荒山变绿洲。大格局让共产党人不畏艰险,敢于拼搏,心系群众,最终赢得民心,带领我们走向新的胜利。因此,政府要有格局,共产党人要学习先进榜样,提升自我境界,拓宽自我胸怀,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

由此看来,格局是获得发展,取得成功的题中之义。当下,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利益交汇,问题多元,彰显出大格局的价值所在。启迪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确立大格局,有大胸怀,谋大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图画式材料作文题。

漫画中三个工人正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平淡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灿烂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由此看来,第一个人的回答是因为只看到眼前的工作,甚至可能只感到工作的劳累和无趣;第二个人从手头的工作,联想到由每一块砖和每一堵墙构成的高楼,有了更高的追求,从而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他能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享受到劳动的快乐;第三个人笑容灿烂的回答“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可看出他有着更高远到目标,正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理想,有格局,有眼光,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为建设美丽的城市家园而不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更加能够享受到劳动和创造的幸福。

由此可以说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也可写理想点亮你的人生,或者写平凡的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还可写积极的态度才会创造幸福的人生,写胸怀格局决定了人生结局。

行文思路上,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由漫画内容引出中心论点,理想照亮前程。然后设置分论点进行论证,一是理想对人生发展的必要性,二是理想对个人发展的指导性,可用例证法论述,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全国性的大饥荒后立志让中国人不再挨饿,亲自下试验田研究出“杂交水稻”;少年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激励他投身革命,用自己的一生为革命事业作出卓绝的贡献等。最后回扣材料,重申论点,理想指导行动,并强调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理想才能点亮你的人生。

立意:

1.平凡的起点,事业的开端。

2.理想点亮人生。

3.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格局决定结局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内蒙古这项考试,今天开始报名!01-22

    来源时间为:2023-01-13原标题:内蒙古这项考试,今天开始报名!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关于2023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教考院函〔……

  • 挥笔写未来扎赉特旗2268名考生参加2023年高考01-22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6月7日,2023年高考拉开帷幕,扎赉特旗2268名考生怀抱憧憬、肩负期待,迎接他们第一次“人生大考”。扎赉特旗融媒……

  • 陕西拟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北京地铁实行01-22

    今日有哪些地方新闻值得关注?陕西省艾滋病防治新规征集意见:艾滋病防治知识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留学生在南京商场偷内裤,警方对其行政拘留并将遣送出境;辽宁警方……

  • 突泉县1620名考生有了“专享”考点01-22

    来源时间为:2022-04-23疫情当下,为保证突泉籍的广大考生能够按时参加全盟事业编考试,结合突泉县实际情况,兴安盟在突泉县设立了专享考场,让1620名考生顺……

  • 9039名考生!心有所期,全力以赴!01-19

    原标题:9039名考生!心有所期,全力以赴!#书山学海少年行勤学苦读十年功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盟高考报名人数为9039人,比去年增加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