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尚志市 > 正文

北京房山区、河北涿州市、吉林舒兰市、黑龙江尚志市等遭受洪涝灾害地区恢复重建见闻

日期:2024/1/23 11:44:51 浏览:

暖心安心

清晨,走进房山区石楼中学学生宿舍楼,楼内粉刷一新。来自房山区夏村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马京龙正在洗漱间洗漱,水龙头里流出的热水温度适宜。

跟着马京龙回到宿舍,房间里暖气充足,几盆绿植生机盎然,床铺上的枕头、棉被叠放整齐。“这是新装的饮水机,随时能喝上热水。”“这是公共澡堂,晚上可以洗澡。”……马京龙领着记者走出宿舍,一路介绍。

夏村中学学生咋住进了石楼中学宿舍?石楼中学校长郭宝群告诉记者,在今年夏天的洪涝灾害中,夏村中学的房屋及教学设施损毁严重,恢复重建难度大、周期长、造价高,短期内不具备开学条件。房山区教委考虑到受洪水影响较小的石楼中学距离夏村中学相对较近,设施条件较好,决定让夏村中学的87名学生今年秋季学期在石楼中学复课。

夏村中学学生分布在3个村庄,居住最远的学生离石楼中学有10多公里,每天来回不大方便。“特别是到了冬季雪天,道路结冰湿滑,很不安全。”郭宝群说,学校给区里打报告,申请安排这些学生在校住宿,“很快,区里就拨付了近200万元资金对学校宿舍、食堂等进行改造,同时为每名学生购买了被褥、脸盆等11件住宿日常生活用品。”

在石楼中学食堂,记者看到新添置的桌椅、冰箱、消毒柜等。这里,每周菜谱提前公布,每日菜品不重样,中晚餐按照两荤一素标准为学生供餐。

国庆节后,夏村中学首批66名学生顺利入住,周一至周五在石楼中学寄宿上学。为方便寄宿学生周末回家,房山区协调公交公司调整公交线路接送学生,不用换乘,直达到村。

“还是原来的同学在一个班,还是原来的班主任。”马京龙很快适应了石楼中学的学习生活。为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学校还为寄宿学生申请了生活补贴,并减免相关费用。

离开石楼中学,记者来到房山区佛子庄乡佛子庄村。村里不少院墙上的洪水印迹依然清晰。低保户姜小青说,洪水冲倒了院墙,冲走了窗户,也冲走了准备过冬取暖的煤。

今年咋过冬?随姜小青走进他家院子,只见院墙已经垒好,房子新装了铝合金门窗,一袋袋环保型煤用油纸盖好,整齐码放在屋外。“政府不仅帮咱免费修房,还由村里统一订购了环保型煤,9月底就发下来了,一共2吨,够今冬烧的。”姜小青说,“政府补助了大头,给咱减轻了不少负担。”据了解,佛子庄村订购的141吨环保型煤,已经全部发放至村民家中;一些用电取暖的村民,供电单位也已上门检修了线路。

走进涿州市双塔街道永济秀园小区,室外寒气逼人,居民家中温暖如春。“从11月1日开始,小区就供暖了。”居民董彩英告诉记者。

在永济秀园小区热力站,负责人李亚军和同事们正仔细查看控制器和每个仪表盘,并将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上。

这个热力站承担着永济秀园等2个小区共1500多户居民的冬季供暖任务。洪灾中,热力站的循环泵、补水泵、变频柜、配电柜等被洪水浸泡,损坏严重。“8月5日起,我们就安排人员进场抢修,用了4天时间更换设备。”热力站维修班班长张豹介绍,之后又对小区一楼进水住户开展了两次走访,查看管道、暖气片等设施,确保正常供暖。

“涿州市城区共有111座热力站,其中31座在洪灾中受损。经过检修,到10月24日所有受损热力站全部达到供热条件,11月1日主管网正式供热。”涿州市供热和燃气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姜泳介绍。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涿州市的北京英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图书仓储基地,只见仓库的地上整齐摆放着许多快递纸箱。备货员们戴着白色手套,在过道里来回穿梭,把一本本没有拆封的新书分门别类装进箱子,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

“学生有学上,家庭有收入,全家人都安心。”备货员冯培培告诉记者,自己家住涿州市刁窝镇刁窝一村,房屋一楼进水受了灾。前段时间,她白天骑车来仓储基地上班,晚上回家修房子,“铺地砖、刷墙、买家具,样样都要花钱。好在工作还在,每个月工资五六千元,解决了很大困难。”如今,冯培培的家经过重新装修,已能正常居住。

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也是保障部分受灾群众就业。灾情发生以来,涿州市全力开展助企纾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对受灾经营主体于今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增贷款给予3年财政贴息。

“这次水灾,造成公司图书仓库进水达3米,损失图书达2亿码洋(全部图书定价总额)。我们已申请到一笔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北京英典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刘警慧说,图书仓储基地9月上旬完成清淤消杀,正式复工复产。

截至11月5日,涿州市1685家受灾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市。

让受灾群众端牢就业饭碗,解决办法既着眼本地,也放眼周边。“涿州北部受灾乡镇与北京房山区接壤,每天有公交车往返,通勤方便。我们专门联系了北京丰台区、房山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企业前来招聘。”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主任科员郑清莹介绍,灾后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18场,提供就业岗位9700多个。

不久前,一场招聘会在涿州君悦广场举办,69家招聘企业中,13家来自北京。当日参会群众近500人,其中225人达成就业意向。涿州市东仙坡镇居民王军与房山区一家人力资源企业现场签订了就业意向书,“上班地点离家不远,每天骑着电动车就能往返,收入稳了,心也安了。”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