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湘西土家族苗族中学,考试 > 正文

【湘西州】打好脱贫攻坚“人才牌”

日期:2024/4/22 21:35:38 浏览:

打好脱贫攻坚“人才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人才故事

千秋功业,关键在人。

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招人难、留人难,成为影响脱贫攻坚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省人社厅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打好脱贫攻坚中的“人才牌”,召集、留住、用好一批能干事敢担当的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人才。

近3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社部门共招录公务员1419名,招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300人,其中分别将767名公务员、1771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充实到乡镇基层,全面加强扶贫一线力量。

6月中旬,记者走进自治州,记录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人才故事。

引才:扶贫专干助力家乡蝶变,80后校长匠心培育人才

2013年,张培挺大学毕业一年后,回到家乡花垣县参加“三支一扶”(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考试,成为该县双龙镇扶贫办的一名扶贫专干。

2007年以来,全省共有34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

春雨绵长,夏日炎热,秋风萧瑟,冬雪凛冽。每天入户走访、核查信息、上传下达、政策指导……张培挺干得很带劲,用对待家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贫困户,帮他们制定帮扶实施方案。

双龙镇共有3.1万人口,贫困户9707人,如今已有8647人脱贫。道路硬化了,厕所建好了,电网改造了,自来水入户了,农户养殖规模化了……

去年,张培挺娶了一位乡村教师。在领导的关心下,爱人从龙山县调入花垣县工作,解决了异地夫妻的烦恼。小两口在县城申请了一套2室1厅的公租房,营造幸福的小家。

“刚参加工作时,我的工资只有1839元一个月,现在涨到3000多元了,加上老婆的收入,我们年薪过10万了。”张培挺告诉记者,“三支一扶”福利待遇不错,服务期满后还能享受很多优待政策。

近3年来,自治州人社部门公开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24名,助力脱贫攻坚,服务新农村建设。

据介绍,全省人社部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有针对性地为基层输送和培养青年人才,更好发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示范作用。

80后青年李建军是怀化人,自幼家境贫苦,初中毕业即弃学养鸭,后重返校园,考入吉首大学。

2006年大学毕业后,他被泸溪县人社局引入该县第一中学任教。10余年间,其教学成绩突出,所教学生中数十人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

2014年,李建军班上的两位山里娃石鑫和杨海龙梦圆清华。两人坦言,这份成绩离不开李建军老师的艰辛付出。

两年前,因教学成绩突出,李建军被调到泸溪县第五中学当校长,成为全县最年轻的中学校长。

“在校学生1800人,80为留守孩子,他们基础较弱,自制力、表达力、自信心不足。这虽然增加了教学困难,但也让教书匠的工作更有意义。这些学生日后考上大学,一定能帮家庭脱贫致富。”李建军探索出“特色办学”之路,开设声乐、书法、美术等专业,满足不同学生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作为骨干教师和全县学科带头人,除了正常工资福利,李建军每年有一笔固定的教研经费。在他看来,基层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近几年,外地多所名校向李建军发出“邀请函”,但他选择了坚守,“平台培育了我,给予我无限可能,让有为者有位。我也一定要利用好平台,培养更多人才。”

留才:坚守22年用教育“拔穷根”,扎根24载做苗乡“健康卫士”

6月的苗岭苏醒得早,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声,乡村教师龙金高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田湾小学隐匿在湘西大山深处,是花垣县猫儿乡最偏远的教学点。龙金高扎根于此,一个人撑起仅有9名学生的学校。

23年前,龙金高的父亲倒在田湾小学的讲台上,临终前叮嘱4个子女:“穷山沟里不能没有教师,你们一定要把山里娃教好,改变这儿的贫困面貌。”

1997年大学毕业后,龙金高接过教鞭,站上父亲曾经站过的讲台,成为田湾小学的教师。而他的3个姐姐,也都相继成为湘西大山里的乡村教师。

几年前,政府开始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早上5点前出发,上午9点赶回学校上课。”无论刮风下雨,龙金高每周奔波两次、每次往返4个小时取回营养午餐食材,直到山区修通公路。

他曾有机会离开,但考虑到这个教学点偏僻,其他老师不一定待得住,他说自己是本地人,最适合留下,便留下了。

田湾村30岁以下的村民,都是龙金高的学生,有的已经考上大学成为医生,也有的毕业后回到村上当辅警。

作为一名编制内的乡村教师,有现在的工资福利待遇,龙金高很知足,“我2017年动过一场大手术,花费7万元,医保报销了一大半。”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自治州人社部门为1.9万余名长期工作在边远贫困乡镇的教育、卫生、农业等专业技术人员,协调落实了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农村基层教育卫生人才津贴等。

山中岁月长。对龙金高而言,20余载光景却很短。他计划着再教20年,退休后还能返聘。他想用一生坚守讲台,替大山留住希望;通过教育精准扶贫,为家乡“拔穷根”。“哪怕最后只有一个孩子,我也会留在这里。”

在湘西大山里,还有不少像龙金高一样的坚守者。

医生龙显斌就是其中一个,他已扎根保靖县吕洞山区24年,被誉为苗乡人民的“健康卫士”。

龙显斌是土生土长的吕洞山人,1995年从娄底卫校毕业后,来到保靖县葫芦镇中心卫生院工作。

那时的卫生院是简陋的土木结构危房,10多名职工,1个血压计、2个听诊器、5张破烂的病床……

龙显斌迫切想改变这种状况,他通过不断学习,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临床医学大专文凭,并多次去大医院进修。

2004年,龙显斌担任卫生院院长,将医院硬件设施全部更新升级,并主动牵手州民族中医院,成为其定点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卫生院。

“完善硬件,提升软件,才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10余年间,龙显斌选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达100多人次。如今,卫生院已有62名职工、70张住院病床,可以服务葫芦镇及周边农村群众近7万人。

“我们尽心尽力确保群众小病不出乡,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龙显斌的目标是打造湘西一流的乡镇卫生院,成为一支永不撤走的医疗扶贫队。

近年来,自治州人社部门会同卫计、财政等部门制定基层卫生院公开招聘倾斜政策,实施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本科生项目,启动乡镇卫生院副高级专技人员、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生每人每月不低于2000元生活补贴等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基层卫生专技人才紧缺的局面。目前,全州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中心(站所)共有专技人员2797名。

用才:专家让脱贫希望破“茧”而出,医者驻村帮扶融入百姓心

蚕儿吐丝,人儿欢笑。

6月中旬,花垣县吉卫镇大夯来村蚕茧收购点前,蚕农来来往往,笑声不断。今年春茧丰产上市,蚕农们运茧前来销售,清点钞票,乐开了怀。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知道养蚕还能发财!”贫困户麻胜利尝到了养蚕的甜头。

这两年,一场“桑蚕扶贫战”在大夯来村打响,农技专家龙明景成了指挥官。

2000年6月,从自治州农校毕业后,龙明景进入原花垣县农业局,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去年春天,龙明景来到大夯来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

大夯来村是花垣县贫困面最大的行政村之一,全村301户1292人,贫困人口占74.77。

入村后,龙明景深入了解当地地形、土壤、劳动力等情况,寻找适宜当地发展的致富产业。

龙明景发现,2016年春,大夯来村已栽种桑树180亩,可惜没有人养蚕。原来,村民们没掌握养蚕技术,也没有意识到养蚕能增收。

“这就是村里最适合的致富产业。”龙明景分析,种桑养蚕适合人群广,销路也有保障,有农业科技公司与蚕农签订长期服务合同,对蚕茧实行保护价收购。

龙明景找到村主任龙再齐和村会计麻建文,鼓励他们率先在村里养蚕,并手把手提供技术指导。

去年,麻建文和龙再齐交售蚕茧1600多公斤,创收7万多元。这让村民们看到了新希望。

今年,在龙明景指导下,村民们开始对原有的180亩桑园加强培管,又新扩面积80亩。

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麻升和麻志刚也被吸引回乡创业,成立了以栽桑养蚕为主的专业合作社,龙明景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目前,合作社已栽桑720多亩,确定以土地流转、劳务就业和利益联结等多种形式,带动72户386个贫困人口共同致富。

“随着桑园快速达产,农民收入将不断增加,稳定脱贫不只是一句口号。”龙明景说。

在湘西的扶贫故事中,还盛传着永顺县中医院医护人员张海文的一段佳话。

去年初,刚生完孩子一个月的张海文主动申请去扶贫一线,来到了永顺县芙蓉镇最偏远的龙车村。

龙车村家家缺水,每家每户屋檐下,都有一个干涸的引水槽。

张海文将干旱实情写成报告上报,向县扶贫办和水利局等单位争取到135万元资金,请专业机构钻了一口287米的深井,再铺设管道,将清泉引入每户村民家。

一泓甘甜的泉水,沁入村民的心扉。一双救死扶伤的手,既能手握刀剪钳针,也能伸进泥土中、融入百姓心。

张海文经常上门走访村民,宣讲易地搬迁安置与扶贫政策,替老人量血压、讲解用药知识等。八旬老人彭善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张海文时常上门照顾,为老人检查病情、送药。年近七旬的村民刘圣召意外摔断了腿,张海文主动联系骨科医生,为老人解决痛苦。

今年2月,张海文提议在全村栽种油茶,得到村民支持。她又向县扶贫办、油茶产业办汇报项目规划,300亩油茶产业项目很快启动,预计将带动20户92人脱贫。

近年来,自治州人社部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快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和乡村致富带头人1.33万名,每年选派1000多名优秀专技人员“下沉”到脱贫工作一线,助力当地群众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