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2-05
南宁2月5日讯(通讯员李明哲)近日,南宁市第37中学组织师生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地之宾阳开展研学活动。
本次活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宾阳炮龙与壮锦”作为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制定了详细的研学方案和研学手册。本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包括“非遗专家面对面”“壮锦文化与生产实践”“思恩府考试院”“炮龙文化与综合实践”“舌尖上的非遗”等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配备校内外导师进行讲解。在任务驱动下,各学习小组细化分工,团结协作。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肖君研究员的讲座《我们身边的非遗》中,师生们深入了解了非遗故事。随后,师生们来到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非遗传承基地——宾阳县湘光织锦坊,观摩了蟒龙纹、万寿花纹、双鱼纹等多种富有民族风格的纹样图案,以及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壮锦作品。并结合所学的学科知识,在织锦坊老师和学科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学习DIY壮锦香包。
活动现场。李明哲供图
师生们还参观了邹玉特古城炮龙作坊,由炮龙传承人邹玉特讲述了炮龙文化的前世今生,带领同学们体验了做炮龙的各个环节。从扎龙爪到剪龙头、画龙鳞、贴龙鳞,同学们专心致志,感受到手工劳作的苦与乐。随后,同学们在作坊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舞龙基本动作,练习传统鼓、锣和镲,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演出比赛。
随后,师生们来到宾阳县思恩民族中学,校园中屹立的思恩府考试院,是清代科举选士进行院试的场所,是广西仅存的一所清代考试院。同学们在专业领队的带领下,参观了试院旧址。该建筑座西北向东南,前后三座,左右包厢,当年的小教场仍在,可看到古代建筑的痕迹。同学们在聆听讲解和实地参观中进一步了解了清代广西的科举制度。
此次研学活动整合校内外资源,协同开展多学科高关联的主题研学活动。活动让同学们了解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激发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厚植爱国情怀。同时,引导同学们从不同学科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制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