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肖主任二问:“这一年,你用心了吗?这一年,你倾力了吗?这些年,你动过情吗?”
是的,刘主任说的一点没错:没有唯恐错失的珍惜与专注,不足以谈“用心”,没有不分昼夜的托举与补救,不足以谈“倾力”,没有相看泪眼的共鸣与默契,不足以谈“动情”。这么多年,我个人没有唯恐错失的珍惜,却又对班主任人们唯恐错失的专注,也有为班主任磨课而不分昼夜的托举,听了各级的班主任培训也有相看泪眼的共鸣,我知道,这些年,我努力了,用心了,也动情了,我没有辜负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这一负责班主任工作的责任。
三、在深耕与共创中抵达远方
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政教主任,也许我真的错过了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这个舞台,但我对我所管理的班主任们的“五项全能”的修炼永无结业,“灵魂三问”的回响将长存心底。未来我将用“课程思维”重构我校主题班会,开发“心理健康”系列课,借共同体力量突破才艺困局。
正如刘肖主任所言:“耕耘不问收获,自有一路花香”。当五项能力沉入血脉,当三问初心刻进骨髓,我们便能在纷繁的教育现场,成为一艘载着学生穿越风暴的船——舵盘在握,灯塔在望。
郭柯_尽心竭力真心育人
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灵魂三问”如明镜般映照出这一年来我的工作轨迹,让我得以深刻审视自己的成长与不足。
这一年你用心了吗?回顾过往,我确实在自我提升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积极参与各类讲课比赛、优质课竞赛以及班主任班会课比赛等。在备赛过程中,反复打磨教学设计,虚心向同事请教,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力求在比赛中展现出最佳水平,也确实通过这些比赛收获了教学能力的提升。然而,这份用心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班级管理提升上,虽然也付出了努力,但还未达到极致用心的程度。我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常规管理策略,没有深入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和学习提升方案。这提醒我,未来需要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班级和学生成绩的精细化管理中,真正做到全力以赴。
作为班主任,当我直面“这一年你倾力了吗”这一灵魂之问时,内心满是愧疚与自省。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自身的提升,还是班级管理,我都深刻意识到,自己尚未真正做到倾尽全力、躬身亲历。在托举学生成长方面,我虽在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业指导上履行了基本职责,却远未达到“竭尽全力”的程度。日常工作中,我习惯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要求学生,忽视了每个孩子独特的性格、能力和需求。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只是简单地给予课后辅导和作业督促,没有深入探究他们学习障碍背后的原因,更没有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对于有潜力的学生,也未充分挖掘他们的优势,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主动创新和探索的勇气。面对班级中性格迥异、情况复杂的学生,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未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管理策略。
这些年你动过情吗?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我倾注了真诚的关爱,看到他们的进步会由衷地喜悦,面对他们的挫折也会心疼难过。在自我提升遭遇瓶颈和挫折时,那种失落与沮丧也让我深刻动容。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却远远不够。今年所带的班级,学生性格普遍内向,临界生占比近半,班级氛围沉闷,缺乏活力。我虽尝试组织活动调动气氛,却未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激发他们的热情。在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上,我也存在不足,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导致与班干部之间缺乏默契,班级管理效率不高。这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融。
未来,我将以此次反思为起点,在用心程度、经历投入和情感共鸣上不断改进,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更优秀的引路人,让教育教学工作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从“听见”到“践行”
此次线上会议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思想的启迪。希望各位老班,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真抓实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在班主任育人领域中开拓创新、勇毅前行,为实现高质量育人发展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答卷。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