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德保县 > 正文

“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意识到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日期:2024/1/28 18:07:39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10-22

“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意识到生涯教育的重要性”2023-10-2207:41来源:澎湃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3035463572023-10-2207:41:14.0“从政府到社会各界,都意识到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学生,教育,生涯,职业,乔志宏,中学生,能力,部分21513000028国内

澎湃新闻记者韩雨亭

“学生不能只接受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还应该有一门课,教会他们怎么去了解这个社会,怎么去规划自己的未来。”途梦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杨雪芹对澎湃新闻称。

这些年,她和团队同事奔跑于全国各个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解决当地乡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简称:生涯教育)课程难题。

“让每个孩子的梦想,不因眼界而受到局限。”杨雪芹称,她和团队主要通过一体化方案,解决当地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难题,推动和提升乡村地区学校的生涯教育水平。

“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解决学生青春期问题,引导学生完成中学时期生涯发展任务,和教学成绩一样重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第二高级中学教师陆翔称。

为让中学生孩子更深度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价值观和目标,部分地方政府已出台生涯教育课程。

近期,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义务教育地方综合课程指导纲要(2023年版)》和《广东省中学生涯规划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此次发布的广东省中学生涯规划课程是面向中学生开设的省级地方课程。即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具有生涯规划意识,形成终身发展观,掌握生涯规划方法、提升生涯发展关键能力和培养生涯创新精神。

上述中学生涯规划课程将初中生纳入课程体系,初中和高中课程均分为生涯唤醒、自我探索、外部世界探索、生涯决策与管理四大板块,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教学体系,说明当地政府对生涯教育课程早有研究和规划。

我国广大乡村的中学生,更需要得到生涯教育的机会。本文图片善达研究院供图

“最不了解的

恰恰是自己的优点”

如何才能给中学生提供有价值生涯教育呢?

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生涯实验室、国强公益基金会和善达研究院共同发布《全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展望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此报告共有6812名全国中学生参与了本次调查研究的普查问卷,20名曾参与过职业生涯教育的中学生、大学生、老师参与调查研究的典型案例质性研究。

这是我国首次针对全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性调查研究,极具样本意义。

“近几年,我国并没对中学生的生涯教育进行大样本调查研究,因此无法进行非常客观的描述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北师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乔志宏对澎湃新闻称。

报告称,生涯教育在西方已有上百年发展历史。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发展出了明确的生涯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系统的教育指导手册。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在理论和应用实践均相对滞后。早在1994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发的《

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中就对初中和高中的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目标做出相应规定。比如初中阶段的目标是传授有关基础知识,属于启蒙阶段,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和自己,提高认识,初步选择继续学习或就业类别的方向;高中阶段的职业指导是加深有关知识的传授,属职业指导的提高阶段,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进一步了解和剖析自己,提高选择志愿的决策能力。

2014年9

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拉开新一轮高考改革序幕,生涯教育因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站上教育改革前台。

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让初中阶段的学生竞争激烈,究竟是报考普通高中,抑或是职业教育,他们须提前面对人生抉择,生涯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凸显。

“我们想通过调查,找到一条适合我国中学生成长的生涯教育模式。”乔志宏称,此次问卷调查研究历时大半年时间,最终得到共计6740份有效问卷,其样本覆盖全国22个城市的54所各类中学(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初中部、独立初中、独立高中)参与此次调查研究。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对于自身的各方面情况并没有达到“基本了解”程度,他们对于自己的价值观、爱好和情绪状态最为了解,对自己的缺点次之,但最不了解的恰恰是自己的优点。

“这说明了我国中学生普遍的自我认知较低。”乔志宏称。

他认为,根据中学生的成长规律,高中阶段进行生涯教育是“必须的”,初中阶段开始进行是“比较好的”。从个体内部心理发展规律来说,小学阶段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太明显,但到初中阶段,学生正处青春期,自我意识变强了,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特点的人?我未来要做什么?”

因初中生正处青春叛逆期,肩负学业压力,此刻如何给予他们心理情绪抚慰,潜移默化引导他们完成自我认知,确立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这正是生涯教育的价值所在。

“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乔志宏称,若想让每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智更成熟及拥有更美好未来,定要在青春时期给予信心,让他们准确知晓自己有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

“尽管初中阶段未必能决定未来做什么,但应当站在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信息,帮助完成自我认知和心理满足。”乔志宏称。

《全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展望调查报告》反映我国中学生的生涯教育的现状。

“高中生对新兴职业的兴趣

都不如初中生”

新高考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此举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模式,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尽管给高中生带来了更多学习和发展的选择,但也提出更高的生涯规划要求。

“我国设立了很多高等院校和专业,若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不思考,将来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时,势必特别茫然。”乔志宏称,此次问卷调查反映出我国中学生的普遍状态——“没有想法”。

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乃至部分学生只能在专业机构协助下完成志愿填报。

乔志宏认为,因对所学专业没有认同感,故而在大学期间极有可能滋生厌学情绪,乃至熬到大学毕业都不知道究竟想做什么。

“只能被社会的潮流裹挟着往前走。”乔志宏称。

他认为,社会进步势必带来精细的分工和对效率的追求,从业者要成为垂直领域的“专家”才具有竞争力,职业也无法“终身制”,还需要时常转换赛道,这要求从业者拥有更高适应能力。

“既要有专业能力,还要跨专业的多元技能,因此教育变得更重要了。”乔志宏称,此前传统应试教育既不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和调动他们的内在动机、兴趣及钻研的品质。

“高中生的好奇、对新兴职业的兴趣都不如初中生。”乔志宏称,由此说明课业压力已阻碍到高中生的“职业好奇心”。

在这次调查问卷过程中,研究团队也对部分中学生进行了访谈。在回答时,他们的目标职业过于集中,通常集中在四类职业,比如最熟悉的教师(心理医生);社会地位较高的医生、律师、军人;工作稳定的公务员、警察;收入较高的金融管理、计算机程序员和设计师。

另外,他们的职业目标设定更多是从外界环境和父母价值观体系出发,缺少对于自身兴趣、能力、价值观的考量。

乔志宏认为,若在中学阶段无法培养出学生自主性特别强的人格品质,则意味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很容易经历“被动的人生”。

这次调查问卷也显示,在自我认识方面,城乡学生存在明显差异。

“相比之下,乡中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更高,自我效能感更高。”乔志宏说,从调查结论分析,尽管乡村学生考试未必考得过城里学生,但他们自我的感觉不错,保留了一定的自信心,城市孩子可能考试很好,但自信和自我认识不足。

乔志宏认为,当前城市里的部分家长习惯于把孩子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很好,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就行了,此举对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有着非常不好影响,很容易形成“越教育,越迷茫”的尴尬现象。

当然,父母学历带来的自我认识差异也很明显。研究团队调查发现,只要父母一方的学历达到大专及以上,就可以帮助其子女更多了解自己,因而获得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更高的自我管理水平。

“这也意味着,广大乡村中那些父母都学历不高的学生,更需要得到生涯教育的机会。”乔志宏称,此举能弥补家庭资源的不足,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他指出,此次调查样本中,农村占了很重要部分,尤其留守孩子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存在的难题更加明显。

“由于没父母的陪伴,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判断只能来自教育、手机和媒体,而传统教育已难以满足他们对世界认知的需求,这需要社会力量的补充。”乔志宏称。

我国偏远山区学校的“留守”学生是一个极容易被遗忘的群体。

“留守”的乡村学生

陆翔在广西大山深处的一座小县城的学校任教,那里很大一部分就读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在他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常常是既要做师长,又要做兄长。

他从教时间不长,至今只有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刚开始担任班主任时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上有很多迷茫之处,在学习了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和工具后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利用生涯理论可以快速诊断,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问题。”陆翔称。

他所学习的工具和方法得益于途梦教育的教师课程,近年来,该机构为偏远山区县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教师的生涯规划指导能力。

“我们不再只服务一所学校,而是为那些偏远山区县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用3年时间,让他们具备自主生涯教育的能力。”杨雪芹称。

早年,她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起初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志向,拒绝了不少工作机会,直至到云南支教后,才找到自己人生志趣和价值所在——教育。

在她支教期间,确实为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