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一中学网 > 朝阳县 > 正文

18位教师万字长文:一份报纸串起的执教岁月

日期:2024/1/22 15:59:0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9-11

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南方周末邀请了一些参与“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的教师读者,聊聊他们多年来对《南方周末》、对阅读的情愫。

虽然谈的都是报纸、书等纸质阅读,但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甚至有一位老师正是因为看了《南方周末》一篇文章,走上了执教道路。而一致的,是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带动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一批又一批家长,共同感受阅读的魅力。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问:你从什么时候起与《南方周末》结缘?

郑文富(广州中学语文教师)

我从1999年9月起在广州市天河区任教,现在是初中语文教师。

世纪初《南方周末》推出“年度人物”的时候,我才30岁,刚来广州不久,通过它很好地了解了王选、钟南山、韩寒等人,经常到报摊上买来看。

当时看《南方周末》,感觉人物报道很鲜活,仿佛那些人不在神坛上,就在你身边。记得有一篇报道是《差生韩寒》,很鲜活,很“精神”。

朝阳县

《差生韩寒》,发表于2012年2月16日《南方周末》头版。

周娟(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语文教师)

我在江苏常州天宁区任教,教语文。

我在读师范时(1997年)就知道《南方周末》是一份很新锐的报纸。某一天读到袁隆平先生的人物通讯,还做了点摘抄,认识到:做学生的要想写好作文,师法报纸的选材、描写、语言还是可行的。

周老师的摘抄本。

张德仁(辽宁省朝阳县蒙古族中学语文教师)

我原来在山区小学,现在在县城完全中学教高中语文。

第一次订阅《南方周末》到现在有十年了,每天阅读报刊就像口渴了要喝水一样。

二十多年前,我在中国离城一百多里的一所北方乡村希望小学教书。教书之余,我时常拿起笔来写些文字,偶尔有诗歌散文和教育教学相关小文发表。后来,随着网络的兴起,我成为当时乡里第一批上网的人。我开始在网上搜索报刊、杂志,遇到了《南方周末》等一些时尚大气的报刊。

十多年前,因为发表一些小文章的缘故,我被借调到县里机关工作。机关的领导、同事积极向上、乐思好学,每周都有读书会,学风很浓。当时一位领导特别喜欢《南方周末》,极力推荐大家阅读。在他的带动下,我毫不犹豫地订阅了“神交”已久的这份刊物。记得大约是2014年,《南方周末》一篇对阿来的专访文章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要让人们不再思想保守落后,只得靠教育。于是,当年我以九头牛也拉不回的坚定决心,回到了中学任教,与南周一起做文明火种的播撒者。从初一教到高三,至今,已教完两个高三了。

杨菲(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学英语教师)

本人自1998年大学毕业一直在福建闽北武夷山任教,从事英语教学。

阅读《南方周末》可以追溯到中学时期,大约三十多年前。学校阅览室一直有订阅《南方周末》。在众多报纸中,该报纸特别突出,关心社会现实,文章篇幅比较长,内容很吸引我。在此,特别感谢报社的“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让我和我的家人以及学生能有机会持续阅读一年的《南方周末》。

作为教师我对“论衡教育”栏目会特别关注,记得历史学者吴旭发表了一篇《我们的孩子最需要什么?良好的常识感是健壮精神的表征》。这篇文章对我的教育教学观有很大的影响,开阔了我的视野和精神境界,我还向很多教育界领导和同仁推荐了该文。

杨老师与孩子共读《南方周末》。

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18版。

龙涛(湖北省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我在湖北,教授语文。

高二开始接触,从此开始自购,陆续有22年了。在长期坚持自费购买的报刊中,只有《南方周末》。(当老师后)我看完南周就交给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喜欢的同学自取阅读。前几年把每期南周对学生有帮助的版面张贴在班级后排,每周一换。

李斌(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大荆中学语文教师)

我主要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乡下任教,教授高中语文课程。

我阅读《南方周末》在2004年左右,是在报刊亭买的。特别是从2005年到2011年,每周都买。当时我在西安打工,每到周六早10点左右,购买阅读《南方周末》和吃早点一样重要,很开心。

2011年在西安搬离出租房时,我的房间六大捆《南方周末》,整整齐齐的。我爱人、房东让当废品卖掉,我不同意。最后,我爱人看到几乎每一期的文化版面、经济版面都用笔勾画过,她感动得都哭了,默默地和我把这几捆即将卖掉的报纸收了起来。她说,这六捆报纸买的时候花了几千块,现在也卖不到50块钱,留着就留着吧。

我说:“虽然这些报纸已经读过了,但是看到它们心里踏实,对我也是一种激励,证明自己几年来走了一段怎样的路。”

廖东芝(抚州市临川区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本人师范毕业后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师。

大概从1996年开始阅读《南方周末》,已有二十多年,每周六或周日浏览南周已成为周末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帅(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我在河南一所中学任教初中语文学科。

与《南方周末》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我作为学生的时候。从高三复读班那个时候,我开始读《南方周末》,读的是纸质版,一直到现在。虽不是每期必看,但时常翻阅,有20年了。

2003年我之所以高考复读,是因为语文成绩成为我最大的瓶颈,文科的学习一塌糊涂。读了《南方周末》以后,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刊物,这两个刊物启发我开始关注时事,思考社会热点。《南方周末》的观点和分析总是带给我很大的惊喜,所以当时每天晚上我都要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坚持写了一年。最终高考如愿以偿。

王茵(南京市力学小学语文教师)

我在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小学任教,学校历史比较悠久,现在建校有70多年了。

我自己每天如果不看两页书的话,心里会有点发慌。

我系统地连贯阅读《南方周末》有至少三年的时间,最初的印象还是在小的时候,父母会订南方周末的报纸,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大的开本。记忆中它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纸媒,小的时候在上面看到了许多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也会跟父母讨论。

刘雷(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我在山东省一所中学教语文,班级阅读氛围很好,只是苦于没有时间,也不敢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阅读。

大学时最喜欢读的,没有之一,就是《南方周末》。那是2000年左右。工作以后,忙碌,断断续续。再之后,基本没时间阅读报刊,主要从网络上了解、获取一些信息……

直到去年参加了“阅读新火种”公益行动,《南方周末》再次走进我的工作和生活。

说实话,自己看得不多,也就是速读、浏览,更多的是给学生传阅。没想到的是,他们特别喜欢看。一是学校管理严格,不准带手机进校园,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多;二是时间紧,看报纸上的豆腐块文字是一个选择;三是学生其实比较喜欢阅读,只是学习压力和手机游戏等诱惑,剥夺了挤压了阅读时间和机会。

所以每年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我都会印给学生阅读、积累,甚至背诵。

刘老师的学生在教室里读报纸。

司英涛(东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2006年毕业后至今,我一直在东莞一所重点中学教语文。

我是从大二时开始读《南方周末》的,快20年了。当时,我选修了新闻和传媒有关的课程,和一个长我一级的同学聊天,他谈起《南方周末》眼神里满是敬意。这一读,算是陷进去了,直到今天。

我比较排斥娱乐化的阅读,平时也会有意识地多读报刊杂志。现在手机阅读媒体信息的内容,也主要来自各大报刊的公众号。

张孝翠(丁丁读书会,原语文教师)

我过去在长沙教语文,在与同学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主要精力在于刷题,读书需要挤时间。

读《南方周末》大概24年了,每周必须浏览一遍。最初几年积累了很多剪报,有一次清理书架都发黄了。现在除了订阅纸版,还订阅了数字版,直接存成电子档。(曾经把《南方周末》)介绍给学生,有些学生说闲暇不看手机开始看报纸了。

张老师的摘抄本。

彭阿伟(安徽高中历史老师)

我在安徽教历史。

中学时候对《南方周末》就有耳闻,大概看过一些;真正阅读从大学开始,研究生是重点阅读时期,一直持续到现在。以前是周四出刊,周五可以买到;后来又有了App,充了会员,偏爱人文社科那一块。

报刊价格从3元到5元,(装载)青春的不同阶段回忆,持续阅读15年左右了。

高顺祥(安徽省霍邱县花园镇刘李学校文科教师)

我的教学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农村初中,主要教授的都是文科类学科,比如语文、历史、地理等。

阅读《南方周末》是从上个世纪的最后两年开始,已经二十好几年了。

报刊阅读在生活中的位置是有变化的,总体上的趋势是时间在减少。刚开始接触报刊,主要是南周。那时我自己刚上班,连电视也没有,更罔论网络之类的媒体了,所以报刊阅读在生活中极其重要,会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甚至连广告都要看一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负担的加重,以及网络,特别是电子阅读工具的出现,纸质阅读无可讳言地减少了,重要性也降低了。

学校订阅的有机关报、各类教学报,最爱看且做了互动的,只有南周。十几年前,本人还给贵报投过稿,也曾经指出过某一期的一个瑕疵。

[1] [2] [3]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ljyz.org.cn 一中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2022年辽宁盘锦市双台子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司01-22

    来源时间为:2023-01-132022年盘锦市双台子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司法辅助人员笔试将于近期举行。为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确保考试平稳安全顺利,现将……

  • 鹿城、龙湾、瓯海和洞头普通高中招生办法出台01-22

    来源时间为:2023-06-15原标题:鹿城、龙湾、瓯海和洞头普通高中招生办法出台近日,温州市教育局公布2023年市区高中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今年,温州市区(鹿城……

  • 2022辽宁铁岭市教师公开招聘584人公告01-22

    来源时间为:2022-07-22考情政策及课程咨询,请拨打电话:15313191344招考人数584人报名时间7月24日-28日笔试时间8月13日笔试内容教育学……

  • 140人!本科起报!01-22

    来源时间为:2023-07-05一、招聘计划朝阳市双塔区2023年公开招聘优秀和急需紧缺教育人才140名。其中毕业生129人,在编在岗教师10人,退役军人1人。……

  • 2023辽宁朝阳市龙城区招聘教师62人公告01-22

    来源时间为:2023-01-16根据《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人事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的通知》(辽人发[2007]1号)文件精神,……